Rss & SiteMap

赵堡太极网论坛 http://bbs.taiji.in

赵堡太极网论坛是使用量多、覆盖面广的免费太极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太极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回归历史 正本清源

1楼
野马 发表于:2009/7/2 19:19:43
 

6月16日上午,电影《太极之恋》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在河南郑州举行。大会传出消息——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陈正雷将与著名导演张艺谋联手打造故事片电影《太极之恋》。

这篇报道最近被网上广泛转载,也算是最近太极界发生的一件名利双收的大事,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这篇报道接着又说,“太极拳的根在河南温县陈家沟。太极作为河南的一个文化符号,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具有显著的国际地位。”

但无论如何,说太极是陈家所创的就有失偏颇。就是站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我们也不能歪曲历史,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看到动画片《鱼盆》里的片段:一个洋人操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说,喂,老头,鱼盆是我们国家的……旁边还有汉奸附和,鱼盆是洋大人的……

我们现在来看看太极这个“鱼盆”是怎么变成“洋老爷”的了。

一般讲历史都是要先long long ago(很久很久以前)的。

太极拳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强身健体和养生御侮技艺的光辉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武术宝库的宝贵遗产。历史上,我国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以降,学术传递以师徒授受为基本形态。师承之际,不会不讲解学术源流。武技相传不例外,太极技艺的传授也不例外。元明以来,太极拳只有一派,无二法门。清初王宗岳《太极拳谱》说“斯技旁门甚多”。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群体,又何尝不是司空见惯?然而,武当嫡派太极拳家,都世代相传太极拳始自张三丰。但太极拳自杨禄禅始,泛化于俗近百年,百年来,其发展的曲折历程及围绕其历史的源流之争纷纷扬扬。

但以上到了清末还比较清晰,大家都说是太极为张三丰所传。但后来就不一样了,各位看官听我接着说。

太极拳是张三丰所创,这是明朝王宗岳宗师在拳谱中昭告后人的,得到历代传人的公认,太极拳是内家拳(现名武当拳)中的一大拳系。前国家体委在其直属课题《武当拳的源流拳系及其内容研究》,已经通过成果鉴定 ,确定张三丰是武当拳创始人,该题已获国家体育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武当拳中的太极拳是张三丰所创的,这是众望所归社会承认的公论。所以,武当山没有争夺别人的发明权。恰恰相反,在1931年以后,唐豪、顾留馨及后继的武术界官方要员,指使陈沟的后人,以“陈王廷首创太极拳”的谬论,发动向武当山争夺发明权的宗派斗争。这是单方面的侵权行为,不是互相争夺的宗派斗争。

当前的源流之争,已超出了学术论争的范畴,而有部分官员的无形行政干预介入。因为陈家沟的史料,已无法支持“陈王廷创拳说”,在学术论争中一败涂地。武术界有些官员为了巩固唐豪、顾留馨的权威,而不愿承认《中国武术史》上宣扬“陈王廷创拳”的错误,只好干预。除了利用权威的史册、教科书大力宣扬陈王廷创拳外,并以此划线,对各派实行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并支持某些地方政府,以“陈王廷创太极拳”为内容,向国家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为非物质类世界文化遗产,企图既成定论,就使“成果鉴定”就范于此,而压服民意。此外,也以权势引诱,使一些源出武当山之传的组织,自动承认为陈王廷之传承,而成为“识时务者”的典型,授以名家荣誉,示范全国。致使追求虚伪之风恶性膨胀,这种源流之争,实质就是真理与权势之争,不是双方的宗派斗争。

而到了新世纪,这种“指鹿为马”的行为愈演愈烈。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会议经济、节日经济,越发时髦。一些有太极渊源的地方政府,纷纷太极搭台,经济唱戏。于是在《太极之恋》的启动之际,媒体如是说“站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多次对太极文化产业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太极文化产业要“成为继少林功夫后又一张河南文化名片”。省政协主席王全书也指示要“通过加大宣传推介方案,使太极文化与少林功夫比翼双飞、交相辉映”。

……@#¥@%#@¥@#¥

太极拳只有一派,即武当派!这是太极拳的大系统,今天延续的各门户之太极拳流派,是子系统。太极武道,源远流长,岂有以子系统划一大系统之道理?

今天,作为一种交流,我们对其回顾和反思有助于调正心态,端正认识,更正错误,订正表述,促进太极拳科学的正本清源,进而有利于统筹规划太极拳的全民健身运动和谐发展,利于太极拳大好国粹传统武技特质的发掘与知识产权保护,更有利于促进其学科建设与科技进步。


2楼
野马 发表于:2009/7/2 19:23:18

以上主要历史论述内容是摘自一些前辈的文章,在此特此声明。

 

3楼
o00xuq24beq 发表于:2010/11/11 14:19:56
用户已锁定!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0 - 2008 Chinesetaiji.Com沪ICP备05000840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156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