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赵堡太极网论坛 http://bbs.taiji.in

赵堡太极网论坛是使用量多、覆盖面广的免费太极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太极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传统杨式太极拳捋挤两式探微

1楼
独行者 发表于:2006/4/14 15:20:51
捋式前后如何使动作绵绵不断?
  练习杨式太极拳,要求整套拳架动作连绵、劲力不断,如春风杨柳、行云流水,每一个动作既要做到家、打到位,但又不能出现停顿、折断和棱角等现象,特别是上下两式过渡处尤为显著。
  作右堋(右前臂向右上方孤形堋出)时,可以想象海浪在向前涌。当右堋承接捋式(收沉右胯,身体微微右转约15度,右手臂边微前伸边内旋,以掌根为圆心略向右翻转一个小圆圈,右手心斜朝下朝外,坐腕;左手臂外旋使手心斜朝上,两手心相对,上下距离为前臂直径,前后距离为前臂长度)时,前涌的海水好像遇到了巨礁,固受阻力向略为减速。然后,右腿向后撑(着力点在前脚掌,脚尖切莫翘起,以便裆劲下沉、下盘稳固),坐左腿,重心渐渐后移至左腿成右步,身体边后移边左转约45度;两手臂边旋转(右手外旋、左手内旋)边向里引进边向左孤形捋出(顺便插一句:右手堋和捋的运动轨迹应组成2个椭圆形),化解来力,并使其失势、倾跌或甩出。这时,海浪又好像在空中翻转后从容地返回大海。同样,当捋式后承接挤式时,收右胯,身体微右转,右臂外旋使手心翻朝里,左臂内旋以左掌根为圆心翻转一个圆圈使左手心斜朝外,然后两手随腰胯边右转边贴合(左掌根贴右脉门、左姆指贴右前臂内侧的下部),向前挤出。这时可想象海浪又遇到礁石而减速,然后再按原速回到海中,如此固而复始,连绵不断。
  在作捋式前后时,也可作如下意念:右堋时,把劲向前发至五米远的大树旁;过渡作捋式时,缓慢地、柔和地把此劲象收风筝似的把它收回来。作左捋时,想象向左后发劲至三米远的墙脚处;最后再慢慢地把它圆滑地收回来,继而作挤式。
  杨式太极拳每一式都有起点、运行、定式和变换四个环节。要做到动作连绵不断的关键,必须处理好上下两式的街接过程,其要诀—首先,在动作街接过程中要有承上启下之意,才能有连绵无隙之形。其次,行拳至定式时应稍稍减缓速度,使动作作极短暂的似停非停、一气呵成。
  挤式时后脚的角度应以几度为宜?
  弓步是杨式太极拳步型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应加以重视。在作挤式时,后脚与前进轴线的夹角应以几为宜?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翻阅了手头国内外太极书刊中的有关季节,并归纳成以下五种情况。
  其一,文字说明为45度,图(照)片也为 45度,但其中有些拳照有突臀、前倾等弊病。
  其二,文字说明为45度,拳照中却是80度左右。
  其三,文字说明70~90度。
  其四,文字说明在45度至90度之间转度,即前弓时为45度,后坐时角度变大。
  其五,回避这个问题。
  并对目前三种常见的练法(80度、45度和 45~80度之间互相转换)进行分析。
  当后脚夹角为80度,其蹬后腿向前的合力较小,相应的挤劲也就较小。同时,当挤式接作按式后坐时,固然省力,且易做到立身中心,然而此时的重心落在后脚跟,身体很不稳定,对方只要轻轻一推,就会仰面朝天被推倒。
  当后脚夹角为45度,从人体力学结构上讲最为合理,全身的合力最大,挤劲最足;同时,其力点容易集中,捉立了挤式的功击力。在接作按式后坐时,只要做到松胯、后膝盖超过后脚尖 (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是对弓步前膝盖而言,切莫混为一谈!)和大腿与后脚上下平行这三点,就不会出现臀突身前倾的常见病。而且,这时的重心在后脚掌,既然做到尾闾中心,立身稳定,又能达到能进能退,立于不败之地。
  当重心前移成弓步时,为求劲力而后脚呈 45度;当后坐时,为求省力和身心而碾转成80度,这种后脚夹角在断变化的练法也是不妥当的,因为它既有妨于发动,又不能摆脱立身不稳的弊病。
  再从创立太极拳理论根据的八卦方位太极图采说,无论是先天八卦,还是后天八卦,都是由八个卦象组成,虽然它们八个卦象排列的方位不同(先天八卦的方位是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后天八卦的方位是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巽东南、艮东北、乾西北、坤西南),但它们代表的八个方位是一致的,除东、南、西、北四正方位外,其余四隅方位是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即是说45度方向。
  因此,作挤式时,两脚的夹角应为45度。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0 - 2008 Chinesetaiji.Com沪ICP备05000840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156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