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赵堡太极网论坛 http://bbs.taiji.in

赵堡太极网论坛是使用量多、覆盖面广的免费太极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太极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武术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1楼
曲中求直 发表于:2007/11/10 15:36:42
热武器发明以后,所有的传统武术的技击性都在退化,中华武术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2楼
小廖 发表于:2007/11/10 20:19:33
本人愚钝不知热武器是什么东东,请明示。
3楼
扶程星云 发表于:2007/11/10 20:37:49
估计就是能够发热的武器吧。 集中兵力热兵器时代的幼稚早期 这个时期首先是在西方中世纪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虽然在西欧运用热兵器之前,中国在宋朝时期就已经有火器了。但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武器,直到清朝末年还未能成为革命武器。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固步自封的国际交往,高度成熟的战略战术,规模巨大的冷制兵器,由此缺乏了热兵器成为革命武器的迫切需要。但在西方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西欧最早的枪炮出现在14世纪,此后,火枪和火炮得到了不断发展,并逐渐取代冷兵器,如1566年法国淘汰十字弓,采用火枪装备军队;1596年,英国正式将火枪作为步兵武器。到17世纪末,十字弓和长弓完全从战场上消失。这样西欧逐渐开辟了热兵器时代。16世纪,西欧已经萌芽了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开始使广大市民成为士兵成分有可能。市民阶级(资产阶级)的兴起,要求打破强加在其上的封建制度的枷锁,迫切需要打破封建枷锁的革命性武器,火器威力决定了它有可能担当得起这种角色。市民阶级所掌握革命性的技术和经济基础决定了其有能力充分发展这种武器,并成为这种武器的主人。封建主缺乏这种基础,封建君主也缺乏这种能力。封建君主利用市民阶级的这种能力完成了中央集权,市民阶级利封建君主完成了摧毁封建制度的武器。不仅如此,殖民主义(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迫切需要用革命性的武器对付土著居民的强大冷兵器力量,用新秩序取代旧秩序。正在西欧国家脱胎换骨的时候,中国这头雄狮却睡着了。革命时代产生革命武器,革命武器产生革命的作战艺术,因此我们只能从西方那里找热兵器时代集中兵力的历史。 刚开始,热兵器性能差,不能单独作战,只能是在冷兵器的编成内组织。16世纪,西班牙方阵使火绳枪手和长矛兵数量相等。随着战斗队形中火枪兵和长矛兵的比例逐年增加,出现了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后退装弹战术。后退装弹战术产生的射击有间断和齐射弥补了火枪性能的差所带来的一些致命弱点。当火枪的装备有着较大的规模,并找到适合的战术形式时,就必然从与长矛兵混编中独立出来,于是就出现了摩里茨横队。虽然其仍把火枪兵和长矛兵编在一个战斗队形中,但不再把两者混编在一起了。火枪兵没有从其与长矛兵结合而成的战斗队形中独立出来,这表明了真正意义上的热兵器集中兵力还没有普遍出现的基础。因此,这个时期还处于集中兵力热兵器时代的幼稚早期。摩里茨横队继承了后退装弹战术。西班牙方阵保持着冷兵器时代的方阵编制,但在摩里茨横队中线式编制取代了方阵编制。因此摩里茨横队开了近代线式战斗队形的先河。 集中兵力热兵器时代的幼稚中晚期 17世纪出现的古斯塔夫斯横队是线式战斗队形的成熟形式。此阵分为两线,每线由3-6列组成,后来又减至两列,于是形成了纵深极浅,正面极宽的战斗队形,其中骑兵和重炮置于两翼,步兵火炮置于横队或正面之间。在当时火器的技术条件下,这种线式战斗队形便于尽可能多的火力同时出击、连续射击,发挥最大的战斗力。如果采用纵深的战斗队形,纵深中火力难以形成杀伤力。正面极宽,且具有同时出击、连续射击能力的部队,把冷兵器时代形成起来的发达的战术,如迂回包围、声东击西等,置于无用之地。发达的传统战术的没落,表明冷兵器这个旧军事基础走到它的历史尽头,传统战术需求新的军事基础,使其在新的形式中得到复活。线式战术的一次性同时出击,似乎是一种返祖现象。远古战斗组织便于一次性把所有兵力同时投入战斗,这里线式战斗队形复活了这种形式。正如远古战斗组织的一次性同时出击是冷兵器时代战术的始祖一样,线式战斗队形的一次性同时出击是热兵器时代战术的始祖。这种复活就是哲学所说的“更高形式的回归”。一次性同时作战的方式与阶段性灵活作战的方式是一对矛盾,把握了这对矛盾,也就掌握了揭示战略战术发展史的钥匙。在冷兵器时代成熟起来的战略战术,归根到底是阶段性灵活作战否定一次性同时作战中充分发展起来的。热兵器时代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战略战术,也会重复这个历史。这一点我们会在后面的论述中得到证明。线式战斗队形的致命弱点是显而易见的:纵深太浅,易于突破;正面太宽,不易互救;两翼暴露,易于被攻;狭长横列,不易机动;等。可以说,每一处,不管是中军,还是两翼,都容易成为虚弱重心。机动性差,不便于重心的虚实之变;奇正暴露,窒息了诡道因素;一次性作战特点,制约了预备队的存在和发展;以横线步兵为主要火力的军队,难以进行有效的追击,制约了歼灭战的发展。这样,集中兵力就被退化成这样僵化的形式:“使兵力比敌人的一翼占优势的一翼向前推进,以迂回敌人,而使另一翼停止前进,作为威胁,以防止敌人作相应的机动,在会战过程中变换整个队形需要很长时间,暴露给敌人很多弱点,以致这种企图常常等于自取失败。这样,原来的队形在整个会战期间都不改变,步兵一进入战斗后,会战的胜负便由一次歼灭性的突击决定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4卷198页)集中兵力由于过早暴露,因此难以在决定性方向上形成有效的集中兵力,且火枪步兵机动性差,难以形成真正有效的迂回包围,骑兵战斗力远不如火枪步兵,难以利用其强大的机动力实现强大的突击力和追击力。这一切决定了集中兵力真正有效的应是火枪步兵的集中兵力,但火枪步兵的集中因其机动性和灵活性差,作战正面极宽、纵深极浅,未能形成传统意义上的集中。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作战形式是击溃战。 这个时期,炮兵成为独立兵种并广泛用于野战。炮兵和火枪步兵在线式战术中的配合使用,开始了热兵器时代热兵器兵种的真正配合。这一配合,预示了冷兵器配合的历史开始走向终结。正如冷兵器兵种的联合作战走出了集中兵力之路一样,热兵器兵种的联合作战走出新的集中兵力之路。找到了热兵器时代联合作战的原始形式,我们就可找到热兵器时代集中兵力的历史了。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和骑兵的联合作战。骑兵长于机动,如包围和迂回,是步兵和炮兵所不能比拟的,因此火枪步兵和炮兵的联合作战有这种迫切需要——与骑兵联合作战并且骑兵火力化。骑兵的传统地位和影响使这种需要完全能得到满足。骑兵利用其机动力强的特点开始成为火枪兵理想的机动工具。上马机动,下马作战,实现了火枪步兵和骑兵的初步结合。七年战争中普军统帅腓特烈大帝充分发挥了火力化骑兵的优势。他本人也以长于出其不意、各个击破、机动作战著称。他首创的斜切战斗队形,便于在主要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尤其是骑兵),摆脱了原横队集中兵力的呆板,其中萌芽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纵队战斗队形。正如埃帕米农达的斜切战斗队形实现了古代方阵的变革一样,腓特烈大帝的斜切战斗队形实现了近代线式战斗队形的变革。这是历史的回归。以此为开端,开始了以歼灭战为目的的集中兵力。因此这个时期在萌芽了热兵器时代成熟集中兵力。法国大革命把以歼灭敌人为目的的集中兵力充分地发展起来,开始踏上集中兵力热兵器时代的革命旅程。 这个时期的战略集中是萎缩的,被掩盖在机动战略(用有限的雇佣军去威胁敌人的后方和控制交通线)和警戒线战略(平分兵力,消极作战)之中。多数国家的军队是用重金收买的雇佣军,缺乏坚决战略的士兵基础和政治基础。这表明战略集中只是处在萌芽阶段,它需要新时代给它提供歼灭因素才能发展,从萎缩状态中解脱出来。 参考资料:http://www.chuangzao.org/TopicOther.asp?t=5&BoardID=19&id=147
4楼
扶程星云 发表于:2007/11/10 20:41:41
一般说到武术都是强身健体。 武术的发展方向似乎可以写论文了。
5楼
野马 发表于:2007/12/6 16:54:42
这句话我最早在梅鹤楼主的书中看到.很有启发.另外.我可以引用李莲杰<霍元甲>里的一句话来说明,竞技最大的目的是能够认识一个真正的自我,也许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
6楼
野马 发表于:2007/12/6 16:58:36
换据话说就是可以把武术作为提高我们能力,开发我们智慧的一种练习,其实这种观点古人就有,而现在我们又何必讨论是不是冷或者是热兵器时代呢.
7楼
橐龠 发表于:2007/12/28 11:29:30
这个问题我没有想过,但却思索过一个相近的问题——武术的真谛是什么? 从武术的本质上说,武术之体是“养生”,武术之用是“杀人”,体用兼备。 养生(或者说是锻炼,强身)和是杀人(或者说制敌、自卫……)还都不是最终目的,追求灵魂自由与机体康全进而达到个人与自然和协统一,这才是最终目的。这不是玄说神说,佛家说的“成佛”,道家说的“得道”,与它是几乎同一个意思。 我第一次看到“以武演道”这句话,总结得很精辟,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热兵器善杀人,但对个人日常生活而言,有什么用?哪怕就说“自卫”一项,你也不可能天天携刀带枪吧?所以说热兵器在“用”上也取代不了武术,在“体”上更不沾边。 自古以来,武术的发展方向就是“向道”,也就是用来“以武演道”的。可以习武人里还是只有多数离道远得很,用武力以欺凌弱小,或搏取荣耀。当时世太平时,就用来擂台竞技或舞台表演,以耀武功——这是人“争”的本性决定的。擂台和舞台估计是世俗人眼中武术的发展方向。 有道有德之人,武力深厚,却不再显。他们离擂台与舞台都很远。真正的武者,他的方向是静静的修身养性,过自然平淡的生活,择人而传民族瑰宝。
共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0 - 2008 Chinesetaiji.Com沪ICP备05000840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156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