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赵堡太极网论坛 http://bbs.taiji.in

赵堡太极网论坛是使用量多、覆盖面广的免费太极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太极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贴:太极拳史——真相大白 2

1楼
祥子 发表于:2007/3/29 10:00:12
太极拳史——真相大白 二. 十三势软手 那么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博公道长及董老人秉乾所传的“十三势软手”究竟是什么呢? 这从清末民初李氏后人抄录的李氏第八世李春茂、第九世李仲及第十二世李鹤林传留的《拳谱》(后文称“唐村本”)中的“十三势目”可看出。 谱中的“十三势目”为: 起势 攬雀尾 單鞭 提手上勢 白鶴亮翅 摟膝拗步 手揮琵琶 摟膝拗步 手揮琵琶 搬攔捶 如封似閉 抱虎推山 單鞭 肘底看捶 倒攆猴 白鶴亮翅 摟膝拗步 扇通背 單鞭 云手 高探馬 左右起腳 轉身蹬一腳 践步打捶 翻身二起 披身 踢一腳 蹬一腳 上步搬攔捶 如封似閉 抱虎推山 斜單鞭 野馬分鬃 單鞭 玉女穿梭 單鞭 云手 下勢 更雞獨立 倒攆猴 白鶴亮翅 摟膝拗步 扇通背 上势攬雀尾 單鞭 云手 高探馬 十字擺蓮 上步指襠捶 上步攬雀尾 單鞭 下勢 上步七星 退步跨虎 轉脚擺蓮 彎弓射虎 上步攬雀尾 双抱捶  (按:武禹襄之兄武澄清在舞阳盐店发现的太极拳谱即李亦畲传郝为真的拳谱—后文称“盐店本”中的“十三势目”与唐村的完全相同,而唐豪在琉璃厂发现的山右王的阴符枪谱与太极拳谱合抄本—后文称“厂本”与唐村本稍有不同) 《厂本》的“十三势目”: 攬雀尾 單鞭 提手上勢 白鶴亮翅 摟膝拗步 手揮琵琶 進步搬攔捶 如封似閉 抱虎推山 攬雀尾 肘底看捶 倒攆猴 斜飛式 提手上勢 白鶴亮翅 摟膝拗步 海底針 扇通背 撇身捶 卸步搬攔捶 上势攬雀尾 單鞭 云手 高探馬 左右分腳 轉身蹬腳 進步栽捶 翻身撇身捶 反身二起腳 上步挫捶 雙峰貫耳 披身踢腳 轉身蹬腳 斜單鞭 野馬分鬃 玉女穿梭 單鞭 云手下勢 金雞獨立 倒攆猴 斜飛勢 提手上勢 白鶴亮翅 摟膝拗步 海底針 扇通背 上步攬雀尾 單鞭 云手 高探馬 十字擺蓮 摟膝指襠捶 上步攬雀尾 單鞭下勢 上步七星 退步跨虎 轉脚擺蓮 彎弓射虎 上步攬雀尾 合太極 附:《陈氏拳械谱》 陈两仪堂记 头套十三势拳歌 懒插衣, 单鞭, 护心拳, 前堂拗步, 庇身打一锤, 出身喝一声, 朝阳肘, 一脚, 倒卷红, 六封四闭, 拗步闪通背, 云手, 抱头推山, 高探马, 左右插脚, 中单鞭, 铺地锦, 二起, 跟子, 演手, 噙拳噙手, 六封四闭, 前照, 后照, 野马分鬃, 一堂蛇, 金鸡独立, 倒卷红, 六封四闭, 拗步, 通背, 云手, 抱头推山, 高探马, 十字脚, 猿猴看果, 单鞭, 七星, 挎虎, 拗步, 当头炮。 上述唐村本、盐店本及厂本中的“十三势目”与杨氏、吴氏及武氏所传的太极拳无论在动作名称上,还是动作顺序上几乎完全相同;与流传的陈氏、赵堡太极及本人这次去河南济源所发现的勋掌村“神拳”(会有专述)则大相径庭,而后三者却十分相类似。 这说明传自道家的“十三势软手”十分珍秘,传到陈家沟十四世陈长兴、赵堡太极第六代陈清萍后即失传,杨露禅、武禹襄却学到了,唐村的第十二世太极一代宗师李鹤林显然还有练。难怪上世纪曾流传着“陈氏太极不是太极拳”之说法,现在找到了依据,看来并非空穴来风。也就是说上世纪流传的“陈氏太极”不是传自道家的“十三势软手”,但与“十三势软手”有关。如果按照被唐村李氏的第十二世太极一代宗师李鹤林辑录的太极拳谱内容来看,只有“十三势目”,也就是说在李鹤林的眼里“十三势软手”才是太极拳,所以他所辑录的谱中并没有他的曾祖们(李仲、李信、陈奏廷)所创的“太极养生功”名目,从这点意义上来说,上世纪流传的“陈氏太极不是太极拳”说法,有它的正确性。 那么原传的十三势软手究竟是否还存在?目前流行的杨氏、吴氏、武氏、孙氏太极拳与十三势软手又是什么关系?  196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太极拳全书》第46页及57页曾记述了一则消息:1914年前后,在前北京体育研究社的年会终了时,有许多名家参加余兴表演,当时太极拳方面,有吴鉴泉、杨澄浦表演十三势拳架,整套表演完毕的时间,约八分钟。在场的人叹为观止……。 而目前流行的杨氏、吴氏太极拳是后来杨澄浦、吴鉴泉根据十三势拳架改编的,整套演练在三十分钟左右。吴氏太极拳练到高深阶段,则需四十五分钟。同样目前流行的武氏、孙氏太极拳是由郝月如(1877-1935)、孙绿堂定型的,也是从十三势拳架而来的。 杨、吴氏十三势拳架就是杨露禅从陈长兴老师处学来的,也称快架、小架。杨氏三代即杨露禅、杨班候、杨健侯及杨少侯、杨澄浦,吴家的吴全佑、吴鉴泉都练此架。 杨健侯又将小架改成中架,杨澄浦则根据小架、中架改成大架即目前流行的杨氏太极拳。而吴鉴泉则根据练小架的体会,适应社会的需要改成目前流行的吴氏太极拳。  十三势拳架惜在杨家失传,中架也只有田兆麟一支尚有练。吴家的十三势拳架吴鉴泉仅传给了吴公议、吴公藻、吴英华、马岳梁、赵寿村,而只有吴英华、马岳梁老师传留下,吴公议、吴公藻、赵寿村都未下传;吴氏太极的北派王茂斋一支也失传。吴鉴泉的另一弟子吴图南曾称其向杨少侯学十三势拳架,从其书中的动作照来看,与吴英华、马岳梁二位恩师传给我的是一致的,据说吴图南也未下传。 而武氏太极门,也未能下传武禹襄从赵堡陈清萍处学来的十三势拳架。   吴英华、马岳梁二位恩师传下的还有十三大枪、二十四枪、粘杆、粘扎枪等,另有十三势剑、刀及十三势推手手法等。 看来原传十三势拳架被历代太极传人都十分珍秘,陈家沟的十四世陈长兴传给向其学艺二十余年的杨露禅,便不再传了,于是十三势在陈家沟失传,唐豪1931年冬去陈家沟见到的十三势已非原来的十三势,这从其动作名称上可以一目了然。陈家沟的十三势也就是现在的陈氏一路,确切地讲应该称为 “太极养生功”,陈氏拳稍后会有专论。 赵堡的十三势拳在陈清萍传给向其学拳月余的武禹襄后也不再传(武之前曾向杨露禅学过,因杨保守而未能学精,但已粗知大概,否则学月余,恐难精),而传由十三势拳发展而来的赵堡领落架、及与陳家溝太極名家陳有本交流来的腾挪架,陈清萍的赵堡弟子们也各自创拳如代理架、忽雷架。 博爱唐村的李氏后人至今尚未发现有练十三势拳架的,据说还有人练李仲、李信、陈奏廷所创的太极养生功。 因此道家原传十三势软手,因历代极为保守而仅有马、吴二师单支存焉,险乎哉?幸乎哉?万幸也! 附:吳式太極拳快架譜(十三势拳谱) 起勢 攬雀尾 單鞭       提手上勢    白鶴亮翅 摟膝拗步  手揮琵琶     進步搬攔捶 如封似閉 抱虎推山 十字手 斜摟膝拗步 翻身摟膝拗 攬雀尾 斜單鞭 肘底看捶 倒攆猴  斜飛式 提手上勢  白鶴亮翅 摟膝拗步 海底針 扇通背 翻身撇身捶 卸步搬攔捶 攬雀尾 云手 高探馬 左右分腳      轉身蹬腳 進步栽捶 翻身撇身捶 二起飛腳(二蹦子)   退步打虎 右蹬腳 雙峰貫耳 披身踢腳 轉身蹬腳 進步搬攔捶 如封似閉 抱虎推山 十字手 斜摟膝拗步 翻身摟膝拗步 攬雀尾 斜單鞭 野馬分鬃  玉女穿梭 單鞭 云手   下勢 金雞獨立 倒攆猴   斜飛勢 提手上勢 白鶴亮翅 摟膝拗步 海底針 扇通背 翻身撇身捶 上步搬攔捶 上步攬雀尾 單鞭   云手 高探馬 十字擺蓮腳 摟膝指襠捶 上步攬雀尾 下勢 上步七星(又名上步騎鯨) 退步跨虎 轉身擺蓮 彎弓射 虎 上步挫捶 迎面掌 翻身撇身捶 上步攬雀尾 合太極 待续。。。。。。 颜紫元 二零零七年三月
2楼
长加 发表于:2007/7/17 12:19:45
好贴。建议设为精华。!!!!!!!!!!!!!!!!!!!!!!!!!!!!!! 早该大白于天下了。。。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0 - 2008 Chinesetaiji.Com沪ICP备05000840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0977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