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武术爱好者,您好!欢迎您光临赵堡太极网,这里是大家的乐园!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最近更新
热门关注
随机推荐
当前位置:赵堡太极网 >> 源流发展 >> 浏览文章
杨氏架的产生与繁荣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日期:2009年06月06日 访问次数:

      河北省永年县,古称曲梁郡。北魏改名广平郡,北齐改置广年县,隋改称永年县。到明清两代,这里已成为河北南部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太极拳杨氏架第一代宗师杨禄禅就生活在这里。

      杨禄禅生于1799年,大约卒于1874年以后。杨禄禅祖籍永年西南二十里处的杨门寨村,后迁至永年南关,永年城南是永年的煤矿码头。杨禄禅的父亲靠多年经营煤炭的经验,做着煤炭生意。杨禄禅十二岁时,父亲叫他到城里西大街“太和堂”药店西邻的一家杂粮摊儿学徒。

      当时“太和堂”药店,名叫“泰和堂”,因经营有方,所以买卖兴隆,由此招来强盗与无赖的红眼。时“泰和堂”第五代堂主陈德瑚,因不满市井无赖的盘剥,便萌发习武去邪的念头,听说老家陈家沟村武师陈长兴,因习练赵堡镇所传太极拳,并广教陈氏外姓子弟,破坏了“陈家拳不教外姓,也不得掺学外来拳法”的规定,被族人议决不准陈长兴在村中再教陈氏炮捶。他本人只好外出走镖为生。现陈长兴正歇业在家,闭门自修太极功夫。陈堂主诚邀陈长兴公至永年教拳。陈长兴被请到永年后,凡陈氏子弟及店员均一起从学,以备药店保安之需。由于太极拳非短时间可以练好致用,所以陈长兴到永年后仍教陈氏炮捶。而为保安之目的,硬拳炮捶极为实用,往往只需一年就可练成致用。

      杨禄禅自幼勤奋好学,喜好武术,学徒之余常与同乡好友李伯魁在一起模仿邻里人学练武术。听到陈堂主请来河南陈家沟的武师陈长兴授拳传艺,大喜不已,赶紧前往打探。陈堂主介绍说:陈公传授的是当今有名的陈家炮锤,他还有一种更好的内功拳术,但不轻易传人。杨禄禅遂与李伯魁商议拜陈长兴为师。在泰和堂主的推荐下,陈长兴择日接受二人为徒。

      在一年的聘期里,陈公长兴观察二人体性,认为二人与太极拳的传承规矩相符合,于是决定把太极拳传给二人。但由于聘期已满,便征求二人意见。二人均向陈公表示毕生学武练功的大志,于是陈公携二人回陈家沟单独修炼太极拳艺。泰和堂主从此方明白太极拳传自武当山太和殿,为壮大药店声名,乃将店名“泰和”改为“太和”。时杨禄禅十六岁,李伯魁比禄禅年长二三岁。从此师徒三人寒来暑往,十年苦练。

      禄禅约二十六岁时返回永年,自觉学有所长,并应邀赴太和堂教拳。授拳期间,时有前来比武的拳师。但比武之中,禄禅多有败绩。禄禅于是痛下决心再下陈家沟深造。此时李伯魁专心于道学气功之修为,无心再深炼太极拳,所以禄禅回永年的第三年只好独自二下陈家沟。又经过八年的悉心修炼,终于突破有碍,获证太极道法。当时有家信告知长子凤侯早殇,于是回到永年,时值农历新年,有同乡习武之人闻禄禅归来,乘相互作揖行礼之际,攻击禄禅。岂知刚一接触,即被捋跌引化放翻在地。于是同乡习武者均奔走相告,言杨禄禅从陈家沟办回了“好货”。称禄禅学会了“棉拳”与“粘拳”。

      禄禅二下陈家沟学得太极拳精髓,粘黏走化,引进落空,千变万化,神出鬼没,达随心所欲的境界。此次杨禄禅归里,已是三十六岁,自入门习太极拳时起整整二十年。这一切均说明,太极拳实在是精微玄妙,博大精深,不是短时能学好练好而能致用的。太极拳是研究生课程;是博士生课程。能够学了就用,学了就会的只能是一招一式的外家硬拳。太极拳非一招一式,非一套一套,乃是反向运动,是需要头脑发生革命的,即与人的正常思维做彻底决裂的脑内革命,因此太极拳称得上是人间大道。

      杨禄禅公三十八岁时次子班侯出生,四十岁时三子健侯出生。四十二岁时,陈长兴公七十大寿,杨禄禅三下陈家沟为师父祝寿,于此行中学得刀枪剑诸艺,并获传王宗岳解张三丰著太极拳经论等,及太极先贤遗教,此次居陈家沟历三年之久,获太极拳技艺大成。归里后,在永年广平府获得“杨无敌”尊号,此为太极拳杨氏架的缘起。杨公禄禅是太极拳杨氏架的第一代宗师。

      杨禄禅回永年后,首得其传者为武禹襄。后来武禹襄托其在北京刑部四川司任员外郎的哥哥武汝清介绍杨禄禅到北京天义酱园张家教拳。张家是个富商,多有武师。初至张家时,禄禅盘炼了一趟太极拳架,张家武师见杨禄禅其貌不扬,所演炼拳架似摸鱼摸虾之状,于是不屑一顾地问道:“你练的是那一路功夫?”杨禄禅答道:“粘棉拳”。武师继而又问道:“此拳能否打人?”杨禄禅断然答道:“除铜人;铁人;石头人不能打以外,凡是父母所生的血肉之躯都能打。”遂与武师比武于庭院中。双方刚一交手,武师即被杨禄禅抛跌于丈外。禄禅也旋即告辞。张家主人知禄禅身怀绝技急忙央求武汝清代为说情挽留,并另设盛宴礼遇有加。从此杨禄禅在张家教拳,后又任旗营教练,至同治五年,应聘入端王载漪府传拳授艺。

      杨禄禅后又召次子班侯;三子健侯进京教拳,一时杨家父子名冠京华。禄禅公于王府教拳期间曾与八卦掌宗师董海川;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切磋交流技艺,结为友好之交,成为传世佳话。

      杨氏父子在京授拳期间,得其传者除王公贝勒以外,尚有护卫凌山;全佑;万春,皆受杨禄禅之命拜在班侯名下,实际是父子同教,这是受封建门阀等级观念影响的结果。杨禄禅晚年又收端王府总管王兰亭为徒。

      杨班侯:据传说生于一八三七年卒于一八九二年,武技传奇,有关班侯比武取胜之事不胜枚举。其性情刚烈,对弟子要求严格苛刻,动辄出手伤人,故从学者少。

      杨健侯:生于约一八三九年卒于一九一七年,享年约八十岁。性情温和,从学者甚众。教授大中小三种架子,晚年专心事佛。健侯有三子:长子兆熊,次子兆元(早亡),三子兆清。

      兆熊:字梦祥,晚字少侯,后人呼为大先生,生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他七岁习太极拳,其艺得自祖父伯三人亲传,其拳风有乃伯班侯之遗风,性格也多与班侯相似,从学者不多。著名弟子有田兆麟;尤志学;乌拉布(汉名:吴图南,曾从学四年)。少侯为人仗义疏财,爱打抱不平,缺乏忍让之心,一九三零年居南京时,因环境恶劣,时局动荡,心情抑郁,自尽身亡。

      兆清:字澄甫,生于一八八三年七月十一日卒于一九三六年三月三日。继北平传拳之后,南下武汉南京广州沪杭教拳。总结祖孙三代教拳谋生的经验,为应付王公贵卿,青巾墨客追求时髦,不愿意多下苦功的心理需要,将杨氏传统架修定为松软;轻动;不做开裆下势的贵族文人风范(时有钱有学养之人均穿长衫),常常练功而不脱长衫,以定“大架”之为。此大架也称谓“社会架”或“养生架”“休闲架”抑或“文艺架”,杨氏家传的真功夫也只在入门弟子中秘传苦练。杨澄甫有入门弟子多人,著名者有:陈月坡(开山弟子);闫仲魁;崔毅士;王慎东;牛春明;李春年;陈微明;武汇川;董英杰;褚桂亭;郑曼青;曾如柏(昭然,关门弟子)等,少侯弟子尤志学;田兆麟也奉师命复拜学于杨澄甫。

      目前,世上所看到的只有宽松;舒展;缓慢的社会架,传统太极拳的内操日渐减少。就中国的太极拳发展历史而言,杨禄禅是把太极拳泛传于社会的第一人,他为太极思想的传播以及在现行的所谓太极拳健身架的广传中所占有的地位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他对后世太极拳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杨氏架宗传之所以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作了修改,是适应现代社会功利主义的需要的,并非杨氏架传人把祖宗的精华故意弄得清汤淡水,实际上杨氏架的传法符合古人所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以及道德经上所言:“大道本夷,而民好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世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也”的精神的。今天人们论及太极拳仍然推崇杨氏祖孙三代的业绩。

      杨氏架宗传习练原有大;中;小架之三种炼法。此法乃遵循太极拳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由大圈至中圈,由中圈再演至小圈,圈圈相连,以至若无圈之境,此道非下苦功;流大汗不能成功,然而,今天的人们练拳已不能象前人那样肯出大力;下大功夫了。

      田兆麟(1891——1959),又名绍先,北京人。兄妹四人,排行第二,幼年丧父,长兄走失;田公兆麟遂成家中唯一男丁。全家生活靠田兆麟老母洗涤缝补艰辛度日,田公兆麟八岁时便被迫辍学,在自家门前设摊儿卖水果养家糊口。太极拳杨氏架第二代宗师杨健侯的府第距田家不远。杨健侯经过长时间地观察田公兆麟,发现田公乃修为太极拳的合适之才,遂于田公兆麟十三岁那一年,亲自征询田公意见,田公虽然满心喜欢,但有饱腹之忧,更不用提束修一事。杨公健侯爱才心切,佛心已动,携田兆麟归家,从此与少侯;澄甫两位公子同宿共餐,由杨健侯公执鞭传教,三人日夜苦练太极拳神功秘术,历时七年,对杨氏大中小架精粹,悉数谙熟于身,并遵健侯之命正式拜帖于少侯门下。

      1912年田兆麟奉命代表杨家参加民国政府为倡导健身强国,首次在南京举办的南北武术擂台赛,一举成名。一九二一年至南京,坐镇中央国术馆任武当门门长。一九二五年去杭州,在浙江国术馆任武当门门长兼太极拳教练,并在寓所内成立“杭州田兆麟太极拳社”。抗日战争爆发后,迁至上海,寓居黄河路董府继续办拳社并先后在钱江会馆;精武体育会;黄浦公园;人民公园等处教拳。1957——1958年国家体委出版的《八十八式太极拳》的编选人之一正是田兆麟。

      田公兆麟在建国后,仍然认准练太极拳得靠一身真功夫的道理,并不研究政治观念的作用,身怀一身绝技自然招来嫉妒与排斥,甚至不能在上海这样一个大都市的小体育宫里谋个吃官饭的教练职务,最后只能以民间艺人的身份在公园授拳而无固定的经济收入,晚景凄凉,不免时常借酒浇愁。一日,某弟子携酒来看望田师,师徒对饮,自然多喝了几杯,弟子走后,田师举杯独饮,将所剩白酒饮尽。第二天清晨,家人呼唤田公兆麟起床,发现已是酒精中毒而身亡了。田公弟子中有代表的是:沈永培;周元龙;叶大密;霍殿銮等。

      田兆麟大师的入门弟子霍殿銮(字:先君),六十年代末,到山西大同探望儿子,在山西大同期间传授太极拳杨氏小花架(田兆麟所授),此架也称小功架。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陈氏架的产生与流传
下一篇:吴氏南北架的形成
发表评论